Alexan Logo English  | 中文
About Product Achievement Certification Contact FAQ sitemap
 
Home  >>  FAQ
1.什麼是RFID?
2.RFID的發展歷史
3.RFID的組成
4.RFID工作頻段
5.RFID的特色
6.RFID與條碼的比較
7.RFID相關應用
8.RFID的問題
9.RFID的未來
10.RFID應用實例
11.RFID相關產業連結
12.RFID專有名詞
什麼是RFID?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中文可稱為「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以無線電訊號傳輸的通信方式,無需直接接觸,即可快速的識別與讀寫相關數據。
Top↑
RFID的發展歷史
RFID的首次應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約1945年代),英國空軍用以分辨敵機與我機。我方的飛機上裝載有高耗電量的主動式標籤(Active Tag),當雷達發出詢問的訊號,這些標籤就會發出適當的回應,藉以識別出自己是友軍或是敵軍。此系統稱為敵我識別IFF(Identify Friend or Foe)。目前世界上的飛安管制系統仍是以此為概念。

1970年末期,美國政府透過Los Alamos科學實驗室將RFID技術轉移到民間。RFID技術最先在商業上的應用是在牲畜身上。到了1980年,美國與歐洲的幾家公司開始著手生產RFID標籤。今日來講,RFID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從門禁管制、牲畜管理,到物流管理,皆可以見到其蹤跡。 2005年,全球百貨零售業龍頭沃爾瑪(Wal-Mart) 宣佈,要求旗下前一百大供應商採用RFID系統,將RFID電子標籤應用在棧板與紙箱上。

1940 - 1950 雷達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發明
在西元1948年發明第一個類似無線射頻識別標籤
1950 - 1960 初期研究無線射頻識別科技
1960 - 1970 開始實際的測試
1970 - 1980 無線射頻識別即將普及
1980 - 1990 將無線射頻識別應用在市場上
1990 + 無線射頻識別成為日常中的一部份
Top↑
RFID的組成
RFID系統主要是由三大部份所組成,分別為射頻標籤(RF Tag)、讀取器(Reader)以及中介軟體(Middleware)/後端資料庫(Back-end Database)。
  • 射頻標籤:
  • 內含有RF晶片及天線,晶片中可存放一系列資訊如:產品別、位置、日期等,其體積可做到極小,可隨附於所要識別的實體上,快速、且大量地讀寫其內容資料。可分為主動式與被動式。
    • 主動式標籤內含電池,可隨時傳送出資訊,有較長的通訊距離,可儲存較大的記憶體;缺點是體積較大、使用年限較短、對環境要求較高以及較高的價位。
    • 被動式標籤是接收讀取器所傳送的電磁波,經由感應產生的微電流來供應其動力,再將資訊傳回給讀取器,所以通訊距離較短,但因為不需外加電池,可達到體積小、年限長、價格便宜等優點。
  • 讀取器:
  • 主要包含收發天線模組、控制模組、射頻模組、電源,讀取器接收主機端的命令,對於儲存在標籤的資料以有線或無線方式傳送回主機,與應用系統結合。如果讀取距離較長,則天線會另外單讀設置。另外也有簡易型的手持式讀取機,可在較短的距離內使用。
  • 中介軟體與資料庫:
  • 經由讀取器所接收到標籤內資訊,配合各種不同的應用需求來做進一步的處理,或是將詳細的資料整合後,供給其他應用程式使用,可結合網路功能應用在各種領域。
Top↑
RFID工作頻段
  • 低頻(Low Frequency):
  • 使用的頻段範圍為10KHz~134.2 KHz,常見的主要規格有125~134.2KHz。一般這個頻段的電子標籤都是被動式的,低頻的最大的優點在於其標籤靠近金屬或液體的物品上時能夠有效發射訊號,不像其他較高頻率之標籤,在這種情況下訊號會被金屬或液體反射回來,但缺點是讀取距離短、無法同時進行多標籤讀取以及資訊量較低。一般應用於門禁系統、動物晶片、汽車防盜器和玩具…等。
  • 高頻(High Frequency):
  • 使用的頻段範圍為1MHz~400MHz,常見的主要規格為13.56MHz。這個頻段的標籤主要還是以被動式為主,最大的應用就是我們所熟知的Smart Card。和低頻相較,其傳輸速度較快且可進行多標籤辨識,一般應用於圖書館管理、產品管理、Smart Card…等。
  • 超高頻(Ultra High Frequency):
  • 使用的頻段範圍為400MHz~960 MHz,常見的主要規格有433 MHz、860~960MHz。主動式和被動式的應用在這個頻段都很常見,傳輸速率較快,而且因為天線可採用蝕刻或印刷的方式製造,因此成本較低,雖然在金屬與液體的物品上的應用較不理想,但由於讀取距離較遠、資訊傳輸速率較快,而且可以同時進行大數量標籤的讀取與辨識,因此目前已成為市場的主流,未來將廣泛應用於航空旅客與行李管理系統、貨架及棧板管理、出貨管理、物流管理…等。
  • 微波(Microwave):
  • 使用的頻段範圍為1GHz以上,常見的主要規格有2.45GHz、5.8GHz。微波頻段的特性與應用和超高頻段相似,但是對於環境的敏感性較高,一般應用於行李追蹤、物品管理、供應鏈管理…等。
頻率比較表

頻段

低頻
(125~134.2 KHz)

高頻
(1MHz~400MHz)

超高頻
(800MHz~ 960 MHz)

微波
(>1GHz)

讀取距離

< 30cm

< 1m

~ 10m(被動)
~ 100m(主動)

~ 1m(被動)
~ 50m(主動)

傳輸速度

不快

非常快

特性

受環境影響小
安全性較差
單一讀取

受環境影響小
安全性較高
可多重讀取

長距離
可大量讀取
受水/金屬影響

距離略長
可大量讀取
金屬影響小

方向性

各國頻率表

國家

頻率

阿根廷

902-928 MHz

澳大利亞

920-926 MHz

奧地利

865.6-867.6 MHz

比利時

865.6-867.6 MHz

巴西

902-907.5 MHz

915-928MHz

加拿大

902-928 MHz

中國

917-922 MHz

哥斯大黎加

902-928 MHz

捷克共和國

865.6-867.6 MHz

丹麥

865.6-867.6 MHz

多明尼加共和國

902-928 MHz

芬蘭

865.6-867.6 MHz

法國

865.6-867.6 MHz

德國

865.6-867.6 MHz

希臘

865.6-867.6 MHz

香港

920-925 MHz

865-868 MHz

匈牙利

865.6-867.6 MHz

冰島

865.6-867.6 MHz

印度

865-867MHz

義大力

865.6-867.6 MHz

日本

952-954 MHz

韓國

908.5-910 MHz

910-914 MHz

盧森堡

865.6-867.6 MHz

馬來西亞

866-869 MHz

919-923 MHz

馬爾他

865.6-867.6 MHz

墨西哥

902-928 MHz

荷蘭

865.6-867.6 MHz

紐西蘭

864-868 MHz

挪威

865.6-867.6 MHz

菲律賓

918-920 MHz

波蘭

865.6-867.6 MHz

葡萄牙

865.6-867.6 MHz

羅馬尼亞

865.6-867.6 MHz

俄羅斯聯邦

865.6-867.6 MHz

新加坡

866-869 MHz

923-925 MHz

蘇門達臘

865.6-867.6 MHz

南非

869.4869.65 MHz

917-921 MHz

西班牙

865.6-867.6 MHz

瑞典

865.6-867.6 MHz

瑞士

865.6-867.6 MHz

台灣

922-928 MHz

泰國

920-925 MHz

土耳其

865.5-867.6 MHz

大英聯合王國

865.6-867.6 MHz

美國

902-928 MHz

Top↑
RFID的特色
  • 資訊可讀寫:只需通過讀取器讀取,不需直接接觸即可將資訊傳回資料庫中,可以一次處理多個標籤,並且將處理後的資訊寫入RFID標籤內。
  • 安全性:RFID標籤讀取方面皆有密碼保護,高度安全性的保護措施使之不易被偽造及變造。
  • 標籤外型的小型化與多樣化:RFID在讀取上並不受外型及尺寸大小的限制,在RFID晶片微小化的現在,標籤更能朝多樣型態發展,以應用在不同的需求上。
  • 耐環境性:RFID經過封裝處理後,對水、油和化學物質有很強的抵抗力,在黑暗或強光中也不影響使用。
  • 可重覆使用:由於RFID為電子數據,可以反覆被覆寫,因此可以回收標籤重複使用。如被動式RFID,不需要電池就可以使用,沒有維護保養的需要。
  • 穿透性:被紙張、木材和塑料材質或非透明的包覆下,依然能夠進行穿透性通訊,不過無法有效穿透液體或金屬類材質。
  • 數據的記憶容量大:數據的容量會隨著記憶體規格的發展而增加,未來物品所需攜帶的資料量愈來愈大,對標籤所能擴充容量的需求也增加,對此RFID不會受到限制。
Top↑
RFID與條碼的比較
目前全球之商品,都靠著產品條碼來辨別產品身份。但是條碼只能記載著產品簡單的背景,例如生產商和品項名稱,而且還得透過紅外線接觸掃瞄才能讀取數據。而且條碼有唯讀、需近距離對準、單一讀取、易髒污破損、大小固定等等缺點,相較於RFID的優點只有設置容易且價格低廉。

功能

條碼

RFID

讀取數量

條碼讀取時只能一次一個

可同時讀取多個RFID標籤

遠距讀取

讀條碼時需要光線

RFID標籤不需要光線就可以讀取或更新

資料容量

儲存資料的容量小

儲存資料的容量大

讀寫能力

條碼資料不可更新

電子資料可以反覆被覆寫(R/W)

讀取方便性

條碼讀取時需可看見與清楚

智慧型標籤可以很薄且如隱藏在包裝內仍然可以讀取資料

資料正確性

條碼需要人工讀取,所以有人為疏失的可能性

RFID標籤可傳遞資料作為貨品與保全

堅固性

當條碼污穢或損壞將無法讀取,即無耐久性

RFID標籤可在嚴酷、惡劣與骯髒的環境下仍然可讀取資料

高速讀取

移動中讀取有所限制

 可進行高速動讀取

Top↑
RFID相關應用
  • 物流管理:航空運輸的行李識別,存貨、物流運輸管理
  • 自動控制:汽車、家電、電子業之分類、組裝、品管、生產
  • 醫療應用:醫院的病歷系統、危險或管制之生化物品管理
  • 門禁管制:人員出入門禁監控、管制及上下班人事管理
  • 動物監控:畜牧動物管理、寵物識別、野生動物生態的追蹤
  • 物料管控:工廠的物料盤點、物料控制系統
  • 品質追蹤:成品品質追蹤、回饋
  • 資源回收:棧板、可回收容器等管理
  • 防盜應用:超市的防盜、圖書館或書店的防盜管理
  • 防仿冒:名牌提包、衣服、高價藥品、高價酒
  • 廢物處理:垃圾回收處理、廢棄物管控系統
  • 交通運輸:高速公路的收費系統、捷運悠遊卡
  • 聯合票證:聯合多種用途的智慧型儲值卡、紅利積點卡
  • 危險物品:槍枝管制
  • 安全防護:貨櫃電子封條、工廠安全監控、高齡長者或失智病患安全管理
Top↑
RFID的問題
RFID的技術能帶來許多好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也會有許多的不利因素限制它的發展,如能解決這些問題,將會賦予RFID技術更大的應用價值。
  • 會吸收(水份)、反射或折射(金屬)無線電波的材質,或是電磁干擾的環境下,無法有效讀取的問題。
  • 雖然RFID有長距離讀取、不須正視、同時可讀取多數標籤等優勢,但是RFID讀取仍然會有方向性的問題。
  • 同時設置多個讀取器或天線,或是同時讀取多個標籤,訊號有可能產生互相碰撞干擾的問題,所以多需專案客製化。
  • 設置成本較高,因為系統應用客製化,而且讀取器並不便宜,現今標籤在大量生產下已日漸便宜,但仍然比條碼貴。
  • 各國開放的頻段不一,國際標準與各國法規也不一致,仍有待整合。
  • 隱私權與安全性的問題,因其穿透性與遠距讀取的能力,該如何保護RFID內的資訊不被有心人劫取利用。
Top↑
RFID的未來
RFID技術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與應用空間,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資訊技術之一。現今世界各國皆致力於發展RFID,在技術不停的精進與成本逐漸降低下,將來並定會大規模的應用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提供更多元的機能,我們也將享受到RFID科技所帶來的便利與快捷。
Top↑
RFID應用實例
  • 美國零售業龍頭 Wal-Mart
    在2003年11月5日,Wal-Mart百貨宣佈,到2005年底截止,所有供應Wal-Mart百貨的商品裝箱上,都要有應用RFID技術的電子商品條形碼。2005年10月14日,透過University of Arkansas歷經29週的研究調查,Wal-Mart 發表了透過RFID標籤的應用減少16%的架上缺貨率,Wal-Mart認為透過RFID的應用降低人為訂單與多餘存貨的問題。此外,該研究並表示:利用EPC/RFID標籤的缺貨品項,其補貨速度會比使用標準條碼技術的較快3倍。同樣地,Wal-Mart 實際地體驗到大量降低人工訂購,可降低超過的存貨量。另外,具備RFID能力的商店,在補缺貨方面,比控管商店具有超過63%的效率。這研究證明EPC/RFID可加速產品轉至欲購買的顧客手中,如此創造了購買者、供應商與零售商三贏的局面。
  • 可口可樂推出RFID飲料自動販賣機
    可口可樂公司於2009年4月推出結合RFID 技術的飲料自動販賣機,並於夏天進行試點測試。可口可樂表示,這台機器可以提供超過一百種以上的飲料,將改寫汽泡飲料販賣機的市場。這台機器名為Freestyle,利用RFID技術辨識超過30個調飲桶,有效掌握每個調飲桶的的用量,並可清楚了解飲料的銷售狀況。
  • 捷運悠遊卡
    台灣RFID最為代表性的傑作非悠遊卡莫屬了,憑藉內部的RFID芯片與四周的線圈,凡是捷運、搭公車、火車及停車場或路邊停車皆可用一張悠遊卡解決。現在更有許多的悠遊錢包特約商店,如便宜商店、連鎖咖啡店、餐飲店、加油站等許多店家都能使用。
  • 高雄港轉口櫃 RFID 電子封條押運系統
    由艾生有限公司研發的被動式超高頻RFID電子封條 (Passive UHF RFID E-Seal),以完全符合原有的ISO/PAS 17712規範所製成。於2009年2月起,高雄關稅局正式使用本款RFID電子封條取代轉口櫃押運,除可提昇海關對貨櫃控管,還能有效防止走私,並大幅簡短通關時間,節省人員成本。目前全球貿易國家如新加坡、韓國等仍處於先導測試階段,而高雄港已正式啟用RFID電子封條系統。這是全世界第一個成功案例。
  •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正片借出入儲存應用
    透過導入RFID後可大幅度提升搜尋、找片、清查、盤點、稽核等作業的效率。首先,在文物底片儲放櫃上安裝主動式RFID晶片後,透過讀取器就能確認文物底片存放位置,便於工作人員操作,也省下翻箱倒櫃尋找的時間;其次,影像紀錄力求詳盡,如書卷、畫作面積大,而採接續分段式局部拍攝;而器物類至少必須拍攝6個切面,因此每個文物都擁有多張底片檔案,清點時耗費許多人力,而RFID具有同時讀取多筆,亦即可將同一文物的所有底片,進行一次性掃瞄;最後,配合RFID後端系統讓調閱流程電子化,有效追蹤底片借閱流程,增加安全控管效能。
Top↑
RFID相關產業連結
讀取器(Reader)
標籤(Tag)
電子封條(E-Seal)
RFID系統
Top↑
RFID專有名詞

A
主動式無線射頻識別標籤 / Active RFID tag: 這類型標籤也被稱為附加電池標籤。主動式無線射頻識別標籤是有附加電池的,因此他們能從其他電源收集能量。主動式無線射頻識別標籤傳送資料到讀取器,並能在超過一百呎的範圍中被讀取。

輕捷型讀取器 / Agile reader:這類型讀取器能經不同的頻率操作。

天線 / Antenna:此元件賦予無線射頻識別標籤收發資訊的功用。

自動辨識及資料紀錄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此技術協助機器讀取資料。例如:條碼和無線射頻辨別。

B
附加電池型無線射頻辨別標籤 / Battery-assisted RFID tag:此種無線射頻辨別標籤以半被動式無線射頻辨別標籤為代表。此種無線射頻辨別標籤包含電池並使用電池來運作。

C
集中器 / Concentrator:為收集無線射頻辨別讀取器中的資訊,並傳送資料致主電腦的裝置。

D
無效的標籤 / Dead tag:讀取器無法閱讀的無線射頻辨別標籤。

E
產品電子編碼 / Electronic Product Code™ (EPC):任何物件的標準編碼,適合以RFID標籤來承載,結合網際網路的環境與資訊科技,連接物件與電腦成一網絡,促成雙方相互溝通。

電子封條 / Electronic Seal: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系統,主動式除了貨櫃封條功能外,更可監控讀取器約半徑50公尺內的所有貨櫃是否被不正當開啟;被動式為UHF頻段,一經開啟或剪斷即銷毀,感應距離可達5公尺以上,價格較主動式低,可搭配手持式讀取機進行巡查,適合非跨國的貨櫃系統監控管理使用。

EPCglobal Inc.:EPCglobal Inc. 是 GS1 國際組織中負責 RFID 相關標準發展的非營利組織,負責 EPC 編碼管理與標準推廣EPCglobal Inc.負責EPC的註冊、導向EPC發展成為全球通用標準,此外並管理、維護EPC編碼及網路。而另一項重要的任務即結合EAN.UCC全球會員組織,推廣EPC標準,預期能藉由EPC科技所賦予的功能,提昇交易夥伴使用RFID技術的能力;並透過持續發展的EPC網路標準之相關構件,開放企業參與,促使全球各地的產業一致採用EPC。

F
固定式讀取器 / Fixed reader: 固定式的無線射頻識別讀取器,讀取可動式無線射頻標籤。

頻率 / Frequency:無線射頻識別依使用頻率可分為低頻(LF), 高頻(HF), 超高頻(UHF)和微波(Microwave)。

G
地理資訊系統 /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能儲存龐大的空間資訊,不但能呈現電子地圖,且具有詳細屬性資料以備查詢,並能讓人們在電腦螢幕上操作、疊合、重組、抽離、分析各種空間資訊。所牽涉的學術基礎涵蓋地圖學、電腦資訊科學、地理學、測量學、遙感探測、數學、統計及商業資料處理。

全球位址編碼 / Global location number (GLN):提供國際共同認可對位置的標準。能在全球使用,數字具有全球唯一性。

全球交易品項識別代碼 / Global trade item number (GTIN):代表商品交易品項,包括零售單品、交易包裝單位如箱、盒,在管理上必與資料庫中之商品資料或交易訊息對應,以便供應鏈的各階段業者可讀取、流通共用。GTIN 用作識別商品品項的全球性獨一編號,就商品的資料管理而言,GTIN 是代表著商品品項並且對應至資料庫中的商品資料,或是對應至交易的訊息。

商品條碼與無線射頻自動識別標準 / Global Standard One(GS1):前身為 EAN International,是非營利組織。以推動自動識別與電子商務標準的兩大組織達到合一為目標。

H
高頻率無線射頻辨別標籤 / High frequency RFID tag (HF RFID tag):常見的主要規格是13.56 MHz。這個頻率的標籤主要以被動式為主,例如:Smart Card。其傳輸速度和讀取範圍比低頻無線射頻辨別標籤快和大,且能進行多標籤讀取。

I
讀取器 / Interposer:利用相關搜集技術讀取及辨識無線射頻辨別電子標籤。

L
低頻率無線射頻辨別標籤 / Low frequency RFID tag (LF RFID tag):頻率範圍為125到134.2 KHz。優點為當標籤接近物品時能有效發出訊號,缺點為讀取距離短、無法同時進行多個標籤讀取,而內含資訊量低。

M
微波無線射頻辨別標籤 / Microwave RFID tag:頻率為1到 5.8 GHz。此標籤特性和運用和超高頻無線射頻辨別標籤相似。

移動式讀取器 / Mobile reader:移動式讀取器,優點為方便攜帶,並可供人員讀取無線射頻辨別標籤。

N
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 /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一種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讓設備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通訊,讀取或寫入非接觸式卡,並在安全晶片的配合下,可以模擬非接觸式卡。

O
物件名稱服務 / Object names (naming) service (ONS):物件名稱服務為EPC Network的重要元件,運用在現行成熟之Internet DNS架構,透過ONS這個名稱解析服務來解析對應此EPC碼所代表的EPC IS URL,再依此URL關聯出產品的相關資訊。

P
被動式無線射頻識別標籤 / Passive RFID tag:無須加裝電池的無線射頻識別標籤,能源是由讀取器提供,體積小、變化性大、使用期限較長,但讀取距離較短。

入口 / Portal:無線射頻識別讀取器的閘道器,藉由無線射頻識別讀取器的入口收集無線射頻識別標籤內的資訊。

R
無線射頻識別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是由讀取器(Reader)和RFID標籤(Tag)所組成的系統,其運作的原理是利用讀取器發射無線電波,觸動讀取範圍內的無線射頻識別標籤,藉由電磁讀取產生電流,供應RFID標籤上的晶片運作並發出電磁波回應讀取器。以驅動能量來源區別,RFID標籤可分為主動式及被動式兩種:被動式標籤本身沒有電池的裝置,所需電能全靠讀取器的無線電波電磁感應產生,所以只有在接收到讀取器發出的訊號才會被動的回應讀取器;而主動式標籤內裝置電池,可以主動傳送訊號供讀取器讀取,訊號傳送範圍也相對的比被動式廣。

讀取器 / Reader:亦可稱為詢問機(Interrogator)主要的工作是讀取RFID 電子標籤(Tag)內的資料之後,將讀到的資料提供給應用程式進行物件辨識工作或作為其他的應用處理。

唯讀無線射頻識別標籤 / Read-only RFID tag:只能讀取不能寫入或修改的無線射頻識別標籤。

讀取範圍 / Read range:意指讀取器和無線射頻識別標籤間的通訊距離。

可重覆讀寫無線射頻識別標籤 / Read-write RFID tag:可透過讀取器進行標籤內晶片資訊的讀取和寫入,資料可以視情況附加或重新寫入。

無線射頻識別標籤 / RFID tag:由耦合元件及晶片組成,每個標籤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RFID 標籤常見的分類方式,包括是否需額外的電源(主動式、被動式),記憶體讀寫的功能及使用頻率等三種。

S
掃瞄器 / Scanner:類似無線射頻識別讀取器,藉由無線射頻收發資訊。

半被動式無線射頻識別標籤 / Semi-passive tag:本身不含電池, 感應距離和一般被動式無線射頻標籤相同, 但卻可將標籤置於特殊的射頻發射器(含電源), 透過人為操作將感應距離提升為主動式的距離。

智慧卡 / Smart card:也就是IC卡。晶片製造廠製造出裸晶後,捨棄典型常用的樹脂、陶瓷等材質來封裝,而直接用硬膠卡片來包覆,但依然露出晶片接腳的金屬接觸部分,而智慧卡的讀卡機(Card Reader)只要接觸金屬部分,即可與晶片卡溝通、運作。

智慧讀卡機(讀取器) / Smart reader:可接收資訊的讀取器。

T
無線射頻識別標籤 / Tag:由耦合元件及晶片組成能附合於各種物件,而每個標籤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

追蹤 / Tracking:為無線射頻識別標籤最常見的應用。

詢答機 / Transponder:是一種被動的回信裝置,當系統啟動時,由讀取機產生特定頻率的無線電訊號,激發詢答器內部晶片中的程式,進而產生射頻電波,並將記憶體中的識別碼(ID Code)傳回讀取機,再經由解碼之後,由主控電腦進行判別,完成辨識功能。

U
超高頻無線射頻辨別標籤 / Ultra-high frequency RFID tag (UHF RFID tag):使用頻率範圍為860 MHz到960 MHz,傳輸速度快,讀取距離遠,可同時進行數個標籤的讀取和辨別。

國際通碼 / Uniform Code Council, Inc.:非營利組織,為全球產品編碼管理組織。

W
波段 / Wavelength:請見頻率介紹。

編寫範圍 / Write range:資料寫入無線射頻識別標籤的最大範圍。

Top↑
 
 Copyright © 2009 Alexan Tech. Inc.